第一百零六章 《赋格的艺术》 (第2/2页)
那些少数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就把时间冲突的难题,丢给他自己解决去!表现尚可的人,也要达到让他们回来后在考察中更加积极表现的效果!
也是有意思。
《春之祭》今晚首演乱成这个样子,虽然其中是是非非,仍是一团看不清走向的迷雾,但这吸引眼球的做法,倒是被越来越多的人迅速模仿起来了?
不怕他们积极表现,就怕一团死气沉沉。
领袖还等着十天后听一次专题汇报呢。
“我倒要坐镇这里看着转播,看看这拉瓦锡又能把作品写出什么花样来?”
翌日的10月29日。
这一天的黄昏时刻,阿派勒战区赫治威尔小城内的情景,与当年的一幕有些似曾相同。
低矮的黑色建筑群通通套着铁丝网或竹木笼子,放眼望去显得有些凋敝阴森,可是教堂门口,却出现了一条几百米长的灯火。
持着昏暗提灯的居民和士兵们,正从四面八方零星汇聚而来。
不光是信众,在阿派勒这个杂居地区,利底亚人不在少数,混血的更多,很多凑热闹的也聚了过来。
这一习惯是被近两年修建于此的“特纳艺术小馆”给培养起来的。
冒着青烟的坛已在仓促间筑起,燔祭烧肉的淡淡焦香味,和特制的祭祀用香料混合在一起。
对向的台阶之上是条件甚是简陋的礼台。
往年在战火中演奏《c小调合唱幻想曲》用的那台小三角钢琴都报废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褐色的立式钢琴。
考虑到眼下的礼台正在被无数连锁院线的电台所“转播”,出现在了无数富丽堂皇的沙龙宴会厅或金碧辉煌的交响大厅的宾客听众眼里.
那么这台褐色立式钢琴的“上镜”,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旁观者的热情。
很多知道了教会高层动向的上流人士,还在不住地朝“镜头之外”的边缘地带展开联想。
“雅宁各十九世陛下,也许就带着一众高层站在那个方向的后面呢!”
“这信众的规模这么大,拉瓦锡上演新作的优势,所收获的关注度,我们还真比不了。”
“教会自然是视拉瓦锡为圣人,本来么,中古风格的复调音乐,就适合传达他们的宗教思想,拉瓦锡所写的新作,我看多半也是和《b小调弥撒》一类性质的作品,那种虔诚悲悯的神圣感,还是挺打动人的”
“嗯,他们的目的应该还是落在了一会的布道讲经上面。”
“不是说不好,但在我们这些现代技法的钻研者看来,还是少了些冲击力,少了些参考价值或时代价值.”
“听着看吧,你也不能期望稳慎持重的教会,去推出一部像《春之祭》这样容易引发争议的现代作品吧!!”
艺术界或宗教界的人士,在等待中各有其心思。
赫治威尔河对岸的利底亚方,同样凝神关注着这边动向。
各国那些冒着一定风险前来现场,希望获取到第一手新闻的“战地记者”,也不在少数。
“蹬蹬.蹬.”
范宁所扮演的拉瓦锡,依旧是以那风尘仆仆却坚定挺直的形象,一步步登上了台阶。
先是绕坛一周,检视神父们所行燔祭和素祭的秘氛,再而缓步踱到另一边的礼台之上,在立式钢琴前面落座。
左手垂放于膝,右手先行落键。
“re——la——fa——re——#do——re—mi—fa———sol/fa/mi”
J·S·Bach之遗作,《赋格的艺术》第一条,单旋律的主题呈示,直接被范宁开门见山地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