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骗了康熙 > 第969章 十万新军

第969章 十万新军

第969章 十万新军 (第2/2页)

这么多年以来,张廷玉先后伺候过康麻子和玉柱两个主君。
  
  康麻子的为人,外宽内忌,嘴巴上说不疑,心里异常之多疑,很不好伺候。
  
  玉柱呢,在敢于用人的同时,更偏向于信任制度的平衡力量。
  
  也就是说,重用你的同时,必有可以牵制你的力量,而且,还做在明处。
  
  实话说,张廷玉更喜欢玉柱这种光明磊落的主君。
  
  在皇权砖制的社会,臣下们最担心的是,因主君过于善变,导致的朝令夕改。
  
  玉柱的习惯是,先把丑话说前头,划分清楚职权范围,确定监督的体制,然后各凭才华当差。
  
  此所谓,疑人要用是也!
  
  张廷玉是何等人物?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哪有不疑臣下的君父?
  
  与其彼此胡乱猜疑,不如索性依靠制度,把猜测导致的误判,压制到最低点。
  
  “主上,臣此次前来,是奉了母后皇太后的懿旨。”张廷玉一张嘴,就说明了来意。
  
  玉柱微微一笑,他和姑爸爸早就商量好了。
  
  若想他真的进京,姑爸爸会径直派张廷玉亲自来请他回去。
  
  张廷玉做这种大事,不仅得心应手,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泄密的问题。
  
  “衡臣啊,京里的风评很差吧?”玉柱故意逗张廷玉。
  
  张廷玉哪敢乱说话,哈腰道:“不瞒主上您说,京里确实有点物议,但是,皆不足为虑也!”
  
  玉柱即使没在京里,但是,有邬思道和孙承运这两尊门神,死死的盯着京城里的一举一动,谁敢造次?
  
  “衡臣啊,你觉得,我此时回京合适么?”玉柱很信任张廷玉的能力。
  
  张廷玉毫不迟疑的说:“回主上,臣以为,此时尚不宜进京。若是等三十万新军练成了,再进京不迟。”
  
  玉柱哑然一笑,好家伙,流言真厉害,他不过是练兵十万而已,京里就敢传成三十万。
  
  区区大沽口,方寸之地,养兵三十万,这不是胡扯嘛?
  
  但是,这年头的京城里人们,最信流言了。
  
  空穴岂无来风?
  
  事实证明,到了最后,流言往往就成了真。
  
  不信也得信啊!
  
  “嗯,我也是这么打算。进京的事儿,完全没必要心急。”玉柱接受了张廷玉的建议,索性留在大沽口,先练出精兵五万再说。
  
  张廷玉出京一趟不容易,玉柱索性留他在客院住下了。
  
  第二日一早,玉柱的小崽子们晨跑的动静不小,惊醒了睡梦中的张廷玉。
  
  张廷玉披衣下床,出来一看。
  
  嘿,好家伙,玉柱负手立于院子里,正盯着几位小阿哥跑步。
  
  张廷玉微张着嘴巴,看得聚精会神,看得心旷神怡,看得心旌摇动。
  
  自古以来,化家为国的家族,因为没管好子弟,导致二世而亡的事情,不绝于史。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隋文帝杨坚。
  
  史书上写得很清楚,文皇之治,天下太平,草民安居乐业,国仓里的粮食多得吃不完!
  
  但是,杨坚没有教育好儿子们,导致为杨广所趁。
  
  杨家天下转瞬间,灰飞烟灭,变成了关陇李家的垫脚石。
  
  九十摔倒了,竟然没人去扶他。
  
  只见,小家伙一声不吭的自动爬了起来,迈开小短腿,继续跟上跑步的大队伍。
  
  张廷玉的眼神越来越亮,最后,情不自禁的笑了。
  
  玉不琢,不成器也!
  
  投靠主君,最怕的就是,后继无人呀!
  
  现在,看了玉柱花费了这么大的心思,尽力雕琢下一代,张廷玉还有啥不安心的呢?
  
  用早膳的时候,玉柱带着张廷玉,正式见了爱丽丝和雪薇。
  
  通家之好,不过如此。
  
  玉柱啥也没说,张廷玉已经领悟了,他已经简在上心。
  
  这年头,简在帝心,比啥都珍贵呢。
  
  待遇虽然到了顶,但是,当着玉柱一家子的面,张廷玉哪敢造次呢?
  
  直到膳罢之时,张廷玉也只吃了个三分饱而已。
  
  送走了张廷玉后,又有三十几艘洋船,抵达了大沽口码头。
  
  不过,这些洋船装的不是军火,也不是商品货物,而是从南洋买来的便宜粮食。
  
  洋商们其实不乐意贩卖粮食。
  
  因为,粮食的利润低,而且,很占舱位。
  
  但是,玉柱出了高价,补贴了运费,洋商们看在长远合作的好处份上,也就勉为其难的运了粮食过来。
  
  若是得罪了玉柱,庞大的大清国内消费市场,以及欧洲急需的瓷器、茶叶和丝绸,从此就拜拜了呀!
  
  PS:连续十天了,日更九千字,对小柱子而言,真的很勤快了,赏几张票票鼓励一下嘛,跪求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