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临高启明 > 第三十六节 连续剧

第三十六节 连续剧

第三十六节 连续剧 (第2/2页)

「文化渗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相信大家也都看过了文件,请简单一点直接说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吧,」马千瞩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丁丁,一直虚扣在自己的茶杯上的双手趁着这个空挡也换了个姿势。
  
  丁丁意识到自己吹的有点过了,赶快打住话头,跳转到了实质性内容。实际上,丁丁的这个战略,从概念上是非常好理解的,大约就是一个简化版的演变,几乎是抄袭旧时空的一票相关论文。由于信息交流没有旧时空便利,大宋之音是不要想了,因此在具体到进攻方向上,确实经过了丁丁的一番创新,被分成了三个方向,文化载体投送,促进人员流动和商业技术扩散。
  
  文化载体投送,主要是戏曲、曲艺、通俗等方式,丁丁为这些新文艺作品定了一个基调「宣传澳宋幸福生活,映射大明黑暗统治」。前者为了引发读者不由自主的对比,产生向往和亲近感,后者因为不能直接黑大明,因此采用旁敲侧击指桑骂槐等方式,映射大明统治的种种弊端。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广泛使用的揭帖,反而只在计划中轻描淡写的提了一下。
  
  为了增强说服力,丁丁特意准备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评书《髡人拍案惊奇》,一个是木偶剧《美洋村故事》。木偶剧大家都看过了,《南海风雷》和《考验》在海南各地演了几百场,换个剧本大家很好理解。但是这评书?听众们立刻炸了窝,嘀咕了起来。
  
  「《美洋村故事》的故事?好熟悉的感觉!」
  
  「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沸羊羊,软绵绵……」有人小声的哼唱起来。
  
  「丁丁,你这是要重新发明评书?」邬德终于恶意满满的提出了大家的疑问,丁丁这是打算趁机把曲艺宗师的帽子给自己带上吧,所以邬德用了重新发明这个词。
  
  作为一个专业黑子,丁丁怎么会不知道元老们的小心思,这个问题他做的准备工作很足。
  
  「"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净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这是黄宗羲对柳敬亭说书场面的描述,这位柳敬亭,目前正在南京演出呢,实际上三国、水浒、隋唐等几部著名的评书作品,现在已经出现了。当然现在还不叫评书,更多是唱书,柳敬亭演的就是弦子书。」
  
  做完科普,也顺便打消了元老们的疑虑,丁丁豪情壮志的一挥手,继续说道:「要说重新发明也没错,我们要用现代管理思想重新发明一遍曲艺。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秘而不宣的陈规陋习,将在我们的连续剧模式的制作方式前一败涂地,然后重获新生!」
  
  「说正事。」一看丁丁又要进入激情澎湃的状态,马千瞩赶快打断他,把会议从错误的路线上拯救回来。
  
  通过丁丁的案例介绍,大
  
  家算是明白了所谓连续剧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大约就是借鉴了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方式,把各种新闻素材进行主题性的汇编,写成故事性很强的剧本,然后再用不同的评书、戏剧、木偶剧等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改编。最终的产品在文宣部进行标准化,主要是剧本,戏剧的话还要加上服装道具,然后由驻外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大明内部散播。
  
  古代社会学习成本很高,剧本更新频率很低。一个脚本创作出来之后几十年上百年不变很正常。一部《水浒》从宋代开始修修补补一直说到现代,以较为大众的北方评话来说,常说的脚本不到二十个。传统戏剧目较多,但是常演的剧本也不超过百出。虽然从打磨作品的角度看,这些作品无一不是经过了千锤百炼。但是剧情老套,情节单调却是毋庸置疑的。能延续百年,还是文化市场缺少产品造成的。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欢迎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